目前,“汉语热”正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达到3000万,共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有汉语课程;在信息科技方面,中文视窗系统、中文互联网、中文搜寻网站日渐蓬勃;在影响世界的国际组织、国际公司、国际媒体和世界知名大学中,有上百家拥有中文网站和网页。美国国务院设有中文网页;美国最权威的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英国的《财经时报》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都开设了中文网页;《财富》杂志所评出的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有大约三分之二已经在中国开设了分支,并大部分开设了中文网站。在电视媒体方面,全球中文频道大量涌现。
“汉语热”使部分人乐观地宣称:汉语已成为强势语言。对此,一些专家学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杨光认为,现在互联网上85%是英语;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也是英语,汉语的使用率只占到百分之零点几;在国外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基本没有使用汉语的。英语对其他语言文化的挤压是非常明显的,实际上,汉语在国际环境下的发展受到了某种制约。当前,汉语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语的影响和冲击;信息化条件下,语言研究水平亟待提高;国内众多的方言使汉语缺乏内部的一致性;文字尚不够规范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有可能说汉语成为了强势语言。
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认为,现在汉语面临的尴尬是“外热内冷”: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望学习了解汉语;另一方面是国内全民“疯狂英语”。一种语言在国际上的地位强弱与否,是自发形成的。当一个国家富强昌盛时,该国的语言自然而然就走向世界。
来源:文摘报
作者: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