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教育双周刊》发有陈本俊先生的《大学语文问题不少》一文,举了课本中注释、评析和选文3方面的问题。书名称《大学语文》的课本有若干若干种,陈先生文章里没有指出这些问题是哪本书里的,倒是无伤大雅:这类问题很普遍,然而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课本,还有更重要的问题:目前一些大学公共课的语文课本的编撰,没能全面贯彻教育部对该课程的设置目的:仅注意于对范文的阅读,而忽略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
根据教育部的定位,大学语文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既然是素质,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无论搞理搞工搞文,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认识,文字表达的修养,仅仅靠中学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曾在1980年说过:“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文史哲的学生就必须有计划地直接跟经典接触,阅读某些经典的全部和另外一些经典的一部分。”按这要求,大学语文怎样才能达到?
今天的大学生的《大学语文》课本与19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执教时的中学生课本不可同日而语:既用不着分段和标点,也不必查词典找参考资料——编课本的老师已经全部代劳。更有甚者——教科书格式,每课必须有“思考与练习”或“问题与讨论”,稍难的题目老师已经用注释形式代为解答了。但是,大学教学的目的也包括丢掉技能培养吗?
随手有一本《全日制高等学校公共课程教材大学语文》。打开第一课,名《机械人》,摘自《列子·汤问第五》。全文337字,除题解,竟有42个注。上世纪30年代,主要供中学生用的《开明活页文选》是不加注的。该不该加注,决定于设定的读者对象的一般水平:高于平均水准的字词则注,否则不注。如果供同样文化水准的学生用课本,更应严格少注,给学生锻炼机会。叶圣陶认为,在一篇文章里,以为生字生语的,各人未必一致,只有各自挑选出来,依赖字典辞典的翻检,通过自己的把握,才能得到相当的认识。奈何今不如昔焉!
或曰有备无患,方便读者,多加注释并无害处。但是,注释仅仅扫除了读者在一定处所遇到的阅读障碍,它并不接触读音,不讲字词的其他意义和用法,更不接触褒贬等语感、情味,给予读者的不是这字或词的全部内容,仅是词汇的片面。长期囫囵吞枣地在脑中增加词汇,容易养成学生不求甚解的习气。有疑而经过查辞书,获得正确、全面理解,“成为习惯,然后每认识一个生字生语,好像积钱似的,多积一个就多加一分财富的总量”。学生惟有“词汇财富”的增加,才能达到教育部大学语文“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中的“表达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语文》课本只能是极少数在《辞海》上没有、或没有特定义项的词汇才有加注释的必要。让大学生“学会”自己查工具书,自己分析课文吧!
作者 : 汪家熔(转自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