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国内外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汉语热潮。汉语国际化的规模和速度已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汉语的主体走向更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汉语国际化进程特别是近年来汉语已经成为强势语言的发展现实,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汉语的国际化、强势化走势将是令人鼓舞的。
20世纪70年代以前,汉语虽然早已走出国门,但由于中国贫穷落后,汉语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20世纪70—80年代,伴随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汉语被确定为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之一,汉语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是,由于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有限,汉语的国际化进程缓慢。进入20世纪90年代,依托改革开放的初步成果,汉语国际化进程才开始全面加速并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汉语的国际化进程骤然加速,成为仅次于英语的新的强势语言。
这种态势之所以形成,首先得益于中国的深刻变革与全面进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伴随而来的则是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其次,中国和海外华人人口总数高达14亿,这个庞大的群体意味着一个同样庞大的市场,它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对于世界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忽视,也是无法抗拒的。第三,在世界的眼中,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辉煌文化、集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神秘国度,拥有着独具的魅力。第四,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为它的附加权益,汉语成为联合国的五种工作语言之一,从而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第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需要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语言;同样,世界也需要汉语。
在现代社会,一种语言要想成为国际通用语,不可能再像早期殖民帝国那样通过殖民统治和强权政治来实现。现代国际通用语的出现或形成,离不开历史的基础,但更是国际社会现实、公正、自主、自愿的选择,强权政治、强迫推广是无效的。因此,一种语言要想成为国际通用语言,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国际化,并在国际化的基础上保持持续的强势发展态势。强势化发展是国际化语言向国际通用语言过渡的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和必经的发展之路。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汉语,我们认为,汉语的发展现实和发展趋势正在为此创造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除了英语之外,还没有哪一种语言的发展态势能同汉语相比。站在汉语国际化发展现实的基础上看它的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汉语正在沿着强势化的道路向国际通用语的方向靠拢。
目前,汉语国际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以中国为辐射源,围绕这个中心,周边的亚洲国家汉语学习热潮高涨、持续升温,构成汉语国际化的热点波段区。其中,尤以韩国、日本、蒙古、越南等国为最;然后是美洲、欧洲、大洋州和非洲等的国家。这种状况就像投石水中激起层层波浪一样,距离中心越近,波势就越强。其成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亚洲国家同中国相距不远,堪称近邻,中国的变化发展,他们感受最直接、最强烈;二是,亚洲的一些国家如东亚的韩国、日本等,同中国的文化背景相近,相对容易接受汉语。但是,从语言传播的历史和规律看,地域因素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周边以外的国家对中国也同样具有强烈的兴趣,因此,汉语的传播出现全方位扩展、众多热点地区并存的局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这种态势已经端倪初现——在亚洲以外地区的许多国家中,汉语正迅速升温。
在汉语的传播渠道中,民间渠道和传媒渠道曾在早期国际化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官方渠道、企业渠道和组合渠道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未来的汉语传播,将形成官方渠道、民间渠道、企业渠道、传媒渠道和组合渠道为主体,个人渠道为补充的全方位传播格局,汉语的国际化将因传播渠道的不断丰富和扩展而全面走强。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具新方法的不断出现,汉语传播手段也更加丰富。从传统的口耳听说传播、纸笔传播、书面传播,发展到高度现代化的语言学习机传播、多媒体视听传播、数字化传播等等,传播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进一步打破了时间、空间等诸多限制,为汉语的传播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从而扩大了汉语传播的范围,加快了汉语传播的速度,提高了汉语传播的效率。
作者 : 王辅政(转自光明日报)